巔峰:締造中國科技品牌。在今天的中國市場,很多人不了解中國高通是一家怎樣的企業(yè)。如果把時間退回到20多年前,中國高通頂著改革開放第一批民營高科技企業(yè)的光環(huán),享譽盛名。 中國高通創(chuàng)始人崔巍是個電子通訊迷,文革期間,他被下放到江蘇農村,1975年被當時上海市市長彭沖親自召回上海,從事電話、電報攻關。 |
1978年開始,迎著改革開放的浪潮,國外大量的新鮮事物撲面而來,沖擊著中國高通創(chuàng)始團隊的思想和眼界。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轉折點,同樣是中國高通的起步點,從此拉開了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(yè)的崛起序幕。 |
八十年代中期,中國高通創(chuàng)始團隊從事尖端的電子技術研發(fā),從漢化軟件,到通訊電子設備,幾乎每3年就進行一次技術革新和超越。1992年,當國家對民營企業(yè)注冊開始開放,中國高通由此誕生了。 |
有人還依稀記得九十年代在上海黃浦、北京中關村打著高通漢卡的公交車廣告,讓高通揚名的正是漢卡,當年的高通漢卡,率先使PC的西文軟件無需漢化,與巨人漢卡、聯想漢卡、金山漢卡并列為中國四大漢卡。據中國高通董事長程儒萍介紹,當時的高通,每年的廣告費,高達100多萬。 1985年,“漢字非編碼字根輸入法”,突破形碼記憶難的瓶頸,并列為上海市重大科研項目,1993年,高通漢卡以當時四大漢卡廠商之一的地位,名列上海十大軟件企業(yè)第二名,1995年即成為上海市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(yè),1997年鐵路客票打印機指定專用字庫……,中國高通頻繁地出現在世人的眼前,風頭一時無兩。 蟄伏:技術積累,厚積薄發(fā)。 當微軟進入中國后,漢卡被替代,中國高通看準集成電路、半導體行業(yè)前景,以雄厚的技術積累,潛心升級集成電路工藝。 然而,當時的市場環(huán)境,并不盡如人意。大量的外國資本侵入,以更低廉的價格,迅速覆蓋市場,市場由藍轉紅,每天都有企業(yè)倒閉, 馬革裹尸,一片哀鴻遍野,讓中國高通所料不及。據中國高通董事長回憶,當時在半導體工藝上,高通前前后后投入了幾千萬,一夕之間,都打了水漂。 地獄和天堂,僅一線之隔。但中國高通并沒有因此停下發(fā)展的步伐,迅速調整好戰(zhàn)略目標,專注于電子信息產業(yè)的深根細作,以應用技術的拓展,殺出了一條血路。 由于中國高通專業(yè)的技術積累,良好的行業(yè)口碑,在2005年,受國家工信部信標委委托,成功開發(fā)出了“中國漢字標準字庫”,至今是行內唯一一家被國家認可的字庫芯片生產廠家。短短數年間,中國高通迎來了他們的春天。 中國高通在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制高點上,樹立了標準字庫中國芯的旗幟。先后開發(fā)了標準點陣字庫芯片,涵蓋2.7萬多個中文繁簡體字,180多國外文字庫,足以滿足現在市場上所有電子設備的文字信息處理方案。 現在,高通字庫的中國芯,已經廣泛的受到海內外著名IT品牌產品的青睞,涵蓋醫(yī)藥、金融、工控、消費類、物流、通訊、商超、教育、廣告等多個行業(yè)6000多家品牌產品都成了高通的忠實擁躉。 逆襲:創(chuàng)新永遠在路上。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,讓時刻準備著的中國高通再次興起了。中國高通基于三十多年的電子信息技術基礎,從集成電路芯片技術,戰(zhàn)略升級到了物聯網智能終端。 如果把字庫中國芯比作一張無形的網,那物聯網智能終端,便是與世界萬物相連的媒介。中國高通團隊針對各行業(yè)場景的應用,人們的習慣差異等問題,提供更有深度的軟硬件融合產品與服務,更加人性化,符合人們不停追求更好服務體驗的剛需。 中國高通最新推出的智能倉儲物流電子揀貨標簽系統(tǒng),便是針對物流行業(yè)倉儲信息化管理的痛點,精心設計流程優(yōu)化、物品管理、信息化系統(tǒng)改造、產業(yè)配套等整體解決方案。一經推出,備受市場好評。 無論是在送貨準時率和準確率要求嚴格的醫(yī)藥物流行業(yè),藥品揀選復雜的各大醫(yī)院藥庫、藥房電子料 SKU 龐大且容易混淆的電子料生產工廠,還是零件復雜多樣的電力輸送系統(tǒng)以及分類多樣的教育行業(yè)、食品行業(yè)等,都有中國高通的身影。 |
路漫漫兮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未來,中國高通將在在追求技術與專業(yè)的道路上永不停息,持續(xù)將尖端技術嫁接進傳統(tǒng)行業(yè),實現傳統(tǒng)行業(yè)向智能化發(fā)展。 |
![]() |
來源:上海高通半導體有限公司
時間:2018-02-01
返回列表